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从传统的风险投资人那里筹集资金仍然困难重重。这就是所谓的机构风险投资或金融风险投资。当然,科技初创企业的另一个选择是寻求企业风险投资。行业中的战略参与者会设立风险投资部门,对拥有新技术或新商业模式的有前途公司进行投资。虽然这种做法也在放缓,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仍然在寻找好的目标。
企业风险投资倾向于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时间进程进行投资。那么,与企业风险投资合作有哪些利弊呢?
(1)协同效应与生态圈子陷阱
处于早期阶段的公司利用企业投资者的人际关系网,并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要挑三拣四的话,与投资者合作时,找一个不一定是你的直接客户,而更像是你的合作伙伴,能帮你找到其他客户的投资者。举例来说,国际商业机器(IBM)现在更像是一家服务公司,与各行各业的其他企业客户合作。这与投资者不同,投资者可能有朝一日只是想拥有你的技术。
多年来,我们看到,以中国为例,阿里巴巴和腾讯是非常活跃的企业投资者--但它们从一开始就倾向于迫使其他企业从它们两个生态圈子里只选择一个而不是另一个。这是中国风险投资的一个主要特点。尽管政府出台法规试图打破这些生态圈子的护城河,但在某些时候,你可能不得不做出选择,因为你需要进入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市场关系网。它们仍然是主要的守门人,你事实上还是需要二选一。
(2) 投资者时间进程和退出压力/增长推动力
退一步讲,技术不适合企业风险投资当然也存在风险。在理想的情况下,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只是少数投资者,只需放手让你与其他客户合作,寻找其他资金来源,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
如今,大多数金融投资者都在推动他们所投资的公司尽快盈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公司成长。企业风险投资其实并不走这两条路。
当然,问题在于一些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者实际上持有比传统投资者更大的股份(甚至超过20%)。在这一点上,他们其实并不仅仅是企业投资者,他们更像是合资企业的合作伙伴。他们可能会吓跑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因为其他投资者会想:为什么这家公司不相信初创企业的技术并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或者说,如果我都能克服这一点,这些风险投资公司到现在还能是消极投资者吗?
如果我是一个财务投资者,我可能会担心一个持有如此多股份的公司风险投资者,他们真的会希望在我和创始人准备出售企业的同时退出吗?他们的公司决策过程会不会拖慢一切进程?
机构风险投资在计算内部收益率(IRR)方面有严格的规定,IRR是评判所有基金的基准,根据经验,必须高于25%。如果企业投资者依照惯例对重大战略决策拥有否决权,而且没有充分参与,那就会出现问题。事实上,投资决定或任何决定(像大多数大公司一样)都需要有公司内部的拥护者来推动整个过程(或官僚机构),这就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很有可能,当初支持投资你的公司的人已经在公司里另谋高就,或者已经完全离开了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你就成了一家的孤儿投资组合公司,没有任何内部支持者。
因此,要注意企业投资者所拥有的习惯性否决权,以及他们需要参与的其他决策与机构财务投资者时间进程带来的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者会促使你通过并购或首次公开募股快速退出。
因此,你容易担心企业风险投资人的决策过程会很慢,无论是在前端的尽职调查阶段,还是在内部审批阶段。出于这些原因,最好让企业投资者跟随机构投资者的脚步,机构投资者可以从条款表到交易完成都在推动交易。如果让企业风险投资人主导本轮融资,你就必须调整对时机的预期。虽然财务投资者确实会同时关注多笔交易,但他们一般会在3或4年的投资期内投入长期承诺资金,因此你应该知道他们有多少资金,以及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来部署这些资金。相比之下,企业风险投资公司每年可能会分配定量的资金,这更符合典型的年度预算流程(在经济不景气时,往往会首先削减资金)。
(3)用认沽和认购打破僵局
别误会,我理解这种诱惑--如果一家大公司愿意为你提供未来几年所需的全部资金,你是很难拒绝的,尤其是现在。另外,他们可能不会要求你提供风险投资条款中关于优先经济权利的全部清单,尤其是当他们像合资伙伴一样持有大量股份时。
但你要谨防从他们那里获得过多投资。当公司处于拐点,需要新的资金和新的方向时,你会遇到预算波动,进而无法在未来投入更多资金的问题。再加上决策过程缓慢,让其他人觉得你属于他们的生态圈子--这一切都阻碍了其他投资者的加入。
我建议客户考虑到这种意外情况,并且现在就谈判,以便在某些条件迫使公司投资者采取行动时,将看认沽期权和认购期权落实到位。例如,如果公司达到某些财务预期,创始人有权向企业投资者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当然,同样,如果你被锁定在一个生态圈子中,或与投资者有其他联系(如独家供应安排),你的财务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他们。请注意这种利益冲突。
或者,如果投资者在某些条件下不允许新的外部筹资,公司本身将被迫投入更多资金,或者再次购买你的股份。
基本上,创始人要避免的情况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他们无法将公司发展到自己可以退出的地步,而投资者的不作为又会让公司枯萎,创始人多年的汗水得不到任何回报。
www.parkwyn.com